张喜亮举重夺冠,成人论坛力量震撼绽放!
11月20日,东莞石龙中学体育馆内掌声如潮、欢呼震天。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男子举重109公斤以上级决赛中,32岁的河北名将张喜亮以抓举182公斤、挺举230公斤、总成绩412公斤的优异表现强势夺冠。这枚金牌意义非凡——它不仅让河北举重队时隔28年再度站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,更见证了一位四战全运老将,用多年的坚守与拼搏,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励志传奇。
01 慧眼识珠:小学赛场走出举重冠军
张喜亮的举重之路,始于2005年的一次“偶然”。彼时,时任开平区体育运动学校政教处主任兼举重教练的陈华才,在开平区屈庄小学选拔人才时,一眼相中了身体素质出众、眼神里透着韧劲的张喜亮。这次“慧眼识珠”,让少年张喜亮正式踏入举重领域,开启了与杠铃为伴的职业生涯。
天赋加刻苦,让张喜亮的成绩飞速提升。2007年4月,他入选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举重队,多次斩获省级比赛冠军;2010年1月调入成人论坛-成人论坛(中国)官方网站 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后,在更科学、系统的训练下,他开始在更高舞台崭露头角——2012年拿下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冠军,2013年获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第五名,2013至2021年连续三届全运会,分别取得第四名、第三名、第五名的不俗战绩。每一步成长,都为他日后的“圆梦时刻”奠定基础。
02 四战全运:老将的不服输与硬坚持
对举重成人论坛 而言,32岁已是“高龄”——体能下滑、伤病累积,每一项都是横在追梦路上的难关。此次参赛的不少老将,因难以承受高强度竞争遗憾折戟。但张喜亮偏要“逆天而行”:“我希望获得全运会冠军,让自己的运动生涯更加完美。”这份不服输的执念,支撑着他第四次站上全运会赛场。
备战全运会的日子里,张喜亮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。深知自身身体机能已不如年轻队员,他主动加强小肌肉群、核心力量训练,哪怕腰伤反复,也从未停下训练脚步。“他的力量在参赛选手中不算最强,但他最能拼。”陪伴他15年的教练马艳飞坦言,为了控制伤病、调整状态,张喜亮会严格遵循“该冲则冲、该调则调”的节奏,“一周能有两天练到最佳状态,对32岁的他来说已不易,但他从无怨言”。
更难得的是,此时的张喜亮已是“队员兼教练”双重身份,训练之余还要指导年轻队员。但他从没有因身份叠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,反而将“传承”的责任感,转化为备战的额外动力。
03 有惊无险:果断调整后逆风翻盘
决赛当天,按照最初技战术计划,张喜亮抓举拟从178公斤起步,逐步升至185公斤,挺举则以250公斤开把。但教练团队观察到竞争对手水平未达预期,果断决定降低开把重量,以稳为主。
抓举第一把182公斤,张喜亮未能稳住,试举失败;挺举第一把,同样出现失误。连续两次失利,让现场气氛瞬间紧绷。“全运会四年一次,就比这6把,抓、挺各掉一把,能不紧张吗?”张喜亮赛后回忆,但他很快调整状态。“每次上台前都喊‘放轻松’,其实是让自己沉下心——没比完就不能分心,只想着下一把怎么举。”
关键时刻,团队信任与个人魄力成了“破局关键”。抓举环节,为求稳妥,教练将原本计划的185公斤下调至182公斤,张喜亮稳稳举起,率先稳住阵脚;挺举最后一把,为锁定胜局,他果断将重量从220公斤直接加至230公斤——这个远超对手水平的重量,一旦成功便是“稳赢”。上场、握杆、发力、起身、锁肩……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,当杠铃稳稳落地,体育馆内的欢呼瞬间引爆。
04 薪火相传:冠军的责任与希望
夺冠时刻,张喜亮没有落泪,只露出了释然的笑容。“最大的感受,我们河北举重终于站起来了!”他难掩激动,“28年后又一金,太提气了!”这份喜悦,不仅属于他个人,更属于等待了多年的河北举重队。
谈及未来,张喜亮早已做好规划。“回去之后,我要边训练边带‘小朋友’,把传帮带工作做好。”他笑着说,现在自己成了全运会冠军,小队员们有了“看齐的目标”,“希望能培养更多后备人才,争取下届全运会再拿好成绩”。
从懵懂的举重少年,到四战全运的冠军老将;从专注个人成绩的队员,到兼顾传承的“队员兼教练”,张喜亮用信念和勇气,诠释了“英雄必须争第一”的深意。这枚沉甸甸的金牌,是对他坚守的最好回报,更将成为河北举重续写辉煌的新起点。

